xiāndēng

先登


拼音xiān dēng
注音ㄒ一ㄢ ㄉㄥ

先登

词语解释

先登[ xiān dēng ]

⒈  先于众人而登。

⒉  指先锋。

⒊  比喻出众的人才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先于众人而登。

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:“潁考叔 取 郑伯 之旗蝥弧以先登。”
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:“明日且攻亭,有能先登者,仕之国大夫,赐之上田上宅。”
《汉书·郦商传》:“从攻 长社,先登,赐爵封 信成君。”
唐 陈子昂 《为建安王答王尚书送生口书》:“在此诸军,实增募勇,既壮尚书之节,又美先登之功。”
《明史·戚继光传》:“继光 先登,左右军继之。”

⒉  指先锋。

《后汉书·段熲传》:“追讨南度 河,使军吏 田晏、夏育 募先登。”
《三国志·吴志·丁奉传》:“秦 为先登,屯於 黎浆,力战有功,拜左将军。”
唐 韩愈 《送侯参谋赴河中幕》诗:“犹思脱儒冠,弃死取先登。”

⒊  比喻出众的人才。

唐 柳宗元 《送娄图南秀才游淮南将入道序》:“相与称其文……咸推让为先登。”
亦比喻优良的物种。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穀三·豌豆》:“豌豆种出西 胡,今北土甚多……百穀之中,最为先登。”

国语辞典

先登[ xiān dēng ]

⒈  最先到达。

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:「明日且攻亭,有能先登者,仕之国大夫,赐之上田上宅。」

如:「捷足先登」。

⒉  指先锋。

《文选·李陵·答苏武书》:「人无尺铁,犹复徒首奋呼,争为先登。」

⒊  比喻出众。

唐·柳宗元〈送娄图南秀才游淮将入道序〉:「众皆曰纳言曾孙也,而又有是,咸推让为先登。」

如:「百谷之中,豌豆最为先登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先登"的意思解释、先登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攻击中堡山,官兵神勇,力搏敌垒,前赴后继,争相先登,受伤不退,裹创杀敌……尤属英烈。

2.他们只查出有这样一个所谓的“政治谣言”,就是当时盛传重阳这一天,哪个抢先登上白云山的,就会“转运”,偷渡香港将会马到成功。

3.等到有辆空汽车来了,站在前面的一人捷足先登,其余的只好眼巴巴望着。

4.商场上同类型的产品竞争激烈,只有捷足先登的厂商才能获取高额利润。

5.“嘀嘀嗒嗒……”南岸的冲锋号响了,先登岸的红军跳了出来……突然,号手中弹,冲锋号戛然而止。

6.结果徐雪燕和严雷刚两位专家捷足先登,率先共同拜认了这位养殖大户为师。

7.这家电脑公司捷足先登地推出新产品,很快便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。

8.画龙点睛,看一路美景。闻风而动,传千里佳讯。青云直上,可捷足先登。呼风唤雨,定朗朗乾坤。龙飞凤舞,写元宵祝福。瑞龙贺春,送一年好运!

9.骑射无双的白马义从;锐不可当的先登死士;攻无不克的陷阵营;名震天下的虎豹骑……

10.那先登营乃是百战精兵,自然不该留在邺城蹉跎岁月。